刊於《經濟日報》,202513

今年經濟預測平穩 保護主義威脅成長

李家濤

科大商學院利國偉商學教授、商業戰略與創新中心主任

2025年到來,在地緣政治博弈和地區戰爭陰霾下,新的一年,全球經濟表現將如何?不妨檢視多個國際經濟組織如何評估新一年全球經濟何去何從?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2月4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OECD Economic Outlook)預測,未來兩年(2025年及2026年)全球經濟可望穩定增長,不過,貿易保護主義復熾的風險,令全球貿易復甦之勢受到威脅。

報告評估,按移動名義GDP加權計算的全球經濟增長率, 在剛過去的2024年為3.2%,預期2025年和2026年兩年的增長率為3.3%。個別國家或地區方面,OECD推算,美國隨着就業市場降溫,使消費者支出減緩,該國成長率可能趨緩,從今年的2.8%,下降至2025年的2.4%和2026年的2.1%。

中國方面,OECD預測,2024年成長率可達4.9%,但在消費者開支增長乏力的情況下,2025年和2016年將分別放緩至4.7%和4.4%。

至於歐元區方面,在歐洲央行(ECB)降低利率促進投資;加上勞動力需求旺盛支持消費者支出的情況下,歐元區成長率可望從今年的0.8%,分別加速至明年及後年的1.3%和1.5%(參見附表)。OECD認為,儘管未來面臨重大挑戰,但估計全球經濟將可保持韌性。

附表:OCED預測未來兩年全球 GDP 成長將維持大致穩定

2013-2019平均

%

2023

%

2024

%

2025

%

2026

%

全球*

3.4

3.2

3.2

3.3

3.3

G20*

3.5

3.6

3.3

3.3

3.2

OCED(經合組織)*

2.3

1.8

1.7

1.9

1.9

美國

2.5

2.9

2.8

2.4

2.1

歐元區

1.9

0.5

0.8

1.3

1.5

日本

0.8

1.7

-o.3

1.5

0.6

非經合組織*

4.4

4.4

4.4

4.4

4.3

中國

6.8

5.2

4.9

4.7

4.4

印度

6.8

8.2

6.8

6.9

6.8

巴西

-0.4

2.9

3.2

2.3

1.9

全球實質貿易增長

3.4

1.0

3.5

3.6

3.5

*移動名義GDP加權,以購買力平價計算

資料來源:《OECD Economic Outlook December 2024,頁14

全球貿易去年表現「亮麗」

另一方面,在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之後,全球經濟以蹣跚步伐復蘇,低速成長一,但過去一年( 2024年)全球貿易的表現,卻取得「亮麗」的彈升成績。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去年12月5日發布的《全球貿易最新動態》報告,2024年全球贸易额料將達到33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較前一年度增加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3%。UNCTAD預計, 2025年全球貿易額將創新高。這表明,全球貿易面對諸多挑戰,依然展現出強勁韌性。

報告進一步指出,2024年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服務貿易增長率高達7%,佔全球貿易增長整體份額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僅為2%,尚未恢復至2022年的最高水平。但無論如何,全球貿易增長是支撐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重要力量。

貿易景氣指數呈擴張態勢

另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去年12月9日發布最新一期《貨物貿易晴雨表》(Goods trade Barometer)資料,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最新讀數為102.7,高於基準點 100 (高於100表示該季度全球貨物貿易增長呈上升態勢;低於 100表示相反),表明貿易將在2024年整個第四季度繼續穩步增長。不過,世貿組織警告,經濟不確定性上升(包括貿易政策可能發生變化),給發展前景蒙上陰影。

細看報告的6個指數分項,除了「電子元件」(96.5)低於 100指數基準線外,其餘 5項均高於 100,包括「出口訂單」(100.5))、「汽車產品」(104.0)、「集裝箱航運」(105.8)、「航空貨運」(102.9)、「原材料」(100.5)。其中,集裝箱貨運的表現在今年第三季明顯改善;出口訂單和原材料的增長處於基準線 100點以上,呈現「溫和擴張」趨勢。

保護保義風險升溫

不過,除了世貿組織擔憂貿易政策可能發生變化,保護主義抬頭,令全球貿易增長好轉勢頭受到破壞外,OCED 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亦清楚表示,貿易緊張升高及進一步走向保護主義,可能擾亂供應鏈,推高消費者物價,衝擊經濟成長,成為 2025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風險源頭。無可否認,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外交和對外貿易政策不確性,由保護主義引發的可能「貿易戰」,恐怕影響到全球貿易增長向好之勢,為新的一年全球經濟成長蒙上陰影。

總結多個國際組織對2025年世界經濟的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大致穩定,在「低速增長常態」下,可望溫和成長,而全球貿易好轉之勢,將成為支撐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很顯然,全球營商環境的風險揮之不去,國際貨幣基金會在去年最新一期的 10份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武裝衝突、緊縮貨幣政策影響、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升高;各國大幅提高關稅和採取報復措施的可能性,實在令人憂慮。國基會預計,全球經濟中長期可望保持3%左右的增長率,但從歷史看,這是一個較低的水平。

風險隱伏 及早設防

對香港政府和商界來說,面對全球經濟「低速增長常態」;加上今年全球貿易增長勢頭或有受衝擊的風險,必須有所政策應對。自2023年初香港恢復全面對外通關後,私人消費與旅遊服務輸出,成為經濟復蘇的力量,但增長動力不足,幸好去年本港貨物出口增長穩定,成為拉動增長的「引擎」。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香港 10月出口連續第 8個月上升,10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 3930億港元,按年上升3.5%,首 10個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9.9%,因此,出口的外部環境變化,勢必影響香港的經濟增表現。基於全球貿易環境向好之勢的變化,充滿變數和風險,形勢發展需要密切留意,而無論政府或商界企業都最好及早設防,部署發展策略應對。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