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Paper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一直是金融行业最成功的创新产品之一。它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能帮助个人投资者获得理论上可行的证券投资组合——这些投资组合类型多样、价格便宜。自1990年首次发行ETF以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增长,使ETF管理下的资产和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大致相当。但是否所有这些都能转化为投资者的实际利益呢?

投资者滥用这些与指数挂钩的产品,人们对此的关切已被报道,现在的新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表明ETFs可能无法改善投资组合的表现。

2005年至2010年,德国一家大型经纪公司的6949名投资者的交易数据显示,即使推出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后,该集团1080名ETF用户的投资组合并没有比非EFE用户好。

这些用户——在这段时期至少交易了一次ETF——更年轻,从投资组合价值和整体财富方面来看,也更加富有,与经纪公司的关系更短暂,交易频率也更高。

这项研究由Utpal Bhattacharya、Benjamin Loos、Steffen Meyer、Andreas Hackethal共同進行,这项研究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表明了ETF用户不能获利的原因。

作者应用反事实分析来测试投资组合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首先,他们比较了没有ETF的投资组合和包括ETFs的投资组合的表现,后者的表现比前者即非ETF投资组合差1.16%。

接下来,他们观察时机,比较了如果ETFs被购买和被持有会发生什么情况,而不是EFTs被购买,再被出售的情况。后者带来的损害占上述1.16%的0.77%。

作者还考虑了选择,发现普通ETF投资者若遵循经典金融理论的指导方针:拥有多样化、低成本的投资组合,那么他们是可以获利的。事实上,不遵守这一策略的ETF投资者,在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中损失了1.69%。

“被动ETFs的创新,尽管有巨大潜力成为低成本、多样化的短期投资工具,但很可能不能帮助个人投资者提高其投资组合的表现。当投资者在“错误”的时间买入或卖出ETF,或者交易与狭窄指数有关的“错误”ETF,他们是在积极地滥用被动ETFs,这时问题也会出现。讽刺的是,跟踪单一行业或国家的ETF数量的增长似乎鼓励了这种破坏性行为。”他们说道。

作者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应该鼓励政策制定者、消费者保护机构、金融规划者和其他人在推荐ETF时应更加谨慎。他们补充说:“从政策的角度来看,促进将存款放入多样化、低成本的ETFs,同时限制它们积极交易的潜力,可能对个人投资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