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相信一些诸如四叶草一样幸运的东西,还是相信一些不好的兆头,比如打破镜子或者从梯子下走过,世界各地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迷信。例如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人们认为“8”是幸运数字,而数字“4”则是不吉利的。这是因为在中文里,“8”的发音听起来像代表“好运”的“发”,而“4”会让人们联想到“死亡”。
因此,考虑到迷信在全球普遍存在,却还没有与迷信对个人交易决策和投资行为影响的相关学术研究。所以,Utpal Bhattacharya、郭维裕、林則君和Jing Zhao开展了相关研究,来探索个人投资者是否会让他们对数字的迷信影响自身的交易行为; 如果是的话,又进一步研究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研究人员也对“通过交易学习”是否可以减少这种行为备感兴趣。
本研究重点关注台湾期货交易所,通过计算投资者在以价格“8”和“4”为结尾的限价订单提交率之差,生成“迷信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投资者越迷信。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的确会受到数字迷信的影响,然而机构内投资者则没有受到影响。研究结果清楚地显示,消费者行为受到数字迷信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个人投资者在价格以“8”结尾的时候,提交的限价订单比以“4”结尾的数量更多,这种失衡越严重交易损失就越大。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在金融市场有两种情况投资者会赔钱:要么选择错误的投资对象或者错误的交易时间,要么两者兼有之。由于目前的研究着眼于指数期货(整个市场篮子以约定价格买入,但延迟支付),投资者可能亏损的唯一原因是市场时机不好。
这项研究证实迷信投资者的确会在市场时机不好的情况下赔钱,具体而言,迷信投资者与不迷信投资者相比,前者在高市场回报交易日买入较少,在市场回报率低的交易日买入更多。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机构内投资者恰好利用这一点,采取相反的手段来规避风险。
为了研究“通过交易学习”是否能减少迷信投资行为,本研究也探索迷信指数是否与交易负相关,结果表明果真如此。这表明过去的交易经验确实有助于缓解个人投资者提交受迷信影响的限价订单的倾向。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交易经验对于减少迷信数字行为大有裨益。
目前有大量关于投资者行为和可以影响个人交易决策偏见的文献,然而,这项研究首次表明一些投资者在進行交易决定时确实受了“幸运”和“不幸运”数字的影响,而这往往会让他们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