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管薪酬是坊間的熱議話題之一。高管對公司和股東價值作出的貢獻是否得到公平的回報,他們的薪酬是否過高?這個問題之所以很難找到答案,原因在於很難衡量薪酬與貢獻,但現在Bang Dang Nguyen和Kasper Meisner Nielsen用發人深省的代理人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考查了股價對高管猝死作出的反應,並將這種反應與高管薪酬聯繫起來。
他們說:“這種方法的思路是股價對猝死作出的反應等於已故高管所做貢獻的預期價值減去相對於預期替代的薪酬。”作者將這些股價波動與已故高管的異常薪酬對比,以相對於同等規模的同類公司的超額薪酬作為衡量指標。
他們確定了1991至2008年149起美國首席執行官和高管(總裁、董事會主席、首席財務官、首席營運官和副總裁)猝死事件。儘管薪酬方案、年齡和其他特徵大相徑庭,但都顯現出一個清晰的趨勢。
作者說:“股價對猝死作出的反應與已故高管的預期異常薪酬之間呈負相關,且關係顯著。領取高薪的高管被認為對股東更有價值,對於職業高管與處於薪酬分佈頂層的高管而言,這種關係更穩固,這與受管理人才稀缺驅動的勞動力市場一致。”
另一方面,42%的猝死(149人中的63人)導致正向股價反應。這表明這些高管獲得了100%以上的總租金,其報酬過高,這一因素可能影響到作者考查的另一個領域,即高管與股東之間的租金分享。
普通高管獲得71%的邊際租金,普通首席執行官獲得65%。職業經理人獲得比例更高,說明對股東價值作出更高貢獻的經理人獲得更高報酬,當作者排除創始人和持有公司所有權、有機會操縱薪酬的經理人後,這一點更為顯著。
儘管如此,“71%的比例顯得很大,有待商榷。另一方面,這種租金分享或許反映了管理人才稀缺的前景。另一方面,正如我們的估算所顯示的那樣,一些高管提取的租金高於其創造的價值。”
作者還考量了高管對價值的創造是否至關重要。作者說:“我們的研究方法表明,高管技能差異占公司價值的5.1-6.4%。這表明高管對公司價值至關重要。”
這些資料經過各種核對總和衡量,結果仍然不變,這為研究結果增加了份量。作者說:“總體而言,租金分享估算結果在各種實證情景下都具有穩定性,表明我們的方法是正確的,即:從股價對猝死作出的反應與高管薪酬之間的關係得出租金分享的估算結果,並為薪酬水準的持續討論提供資料。”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依賴於市場對管理人員促進股東價值的看法。“在這一點不同於真正價值的前提下,我們的貢獻在於證明:董事會向他們認為比較好的高管支付的薪酬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