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新的上市公司能挺过最初三年而存续下来,它在商界走向成功的概率就很大。那么你如何能在最初几年帮助避免“公司死亡”呢?金融中介机构所發揮的作用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衡量一間公司是否较其他公司优勝要視乎其存续能力。然而,绝大多数公开上市的公司存续时间不超过20年。那么,为什么有些公司“死”得比其他公司早呢?尽管上市公司倒闭可能是各种经济原因造成,但其中某些原因是受公司及其管理层固有的影響。Utpal Bhattacharya、Alexander Borisov和Xiaoyun Yu等研究人员重点考查一个特定的外部因素: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他们特别考查了在公司上市的初期阶段存在的某些中介机构,在什麼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死亡率。
作者先计算1985至2006年期间美国上市公司的龄别死亡率,即上市公司非自愿死亡的发生率,比如清算、除牌和永久停止交易,以公司到此时仍然存续为前提。他们发现死亡率起初会上升,到公司上市三年时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年限而下降,先前的文献记载是公司存续风险随着年限增加而下降。
下一步调查围绕上市公司诞生的金融中介机构是否会影响到公司此后的死亡率,即在IPO前提供融资的创投业者(VC),以及在IPO过程中充当守门人,并在IPO后为公司提供投行服务和支持的承销商。以公司存续的經常决定因素——杠杆、规模、存续年限及增长机会—为对照,研究人员发现创投业者和声誉卓著的承销商与非自愿死亡概率显著降低相关。尽管这种效应在关键的最初几年最为明显,但最长可持续七年。
金融中介机构能降低公司死亡率,可能是因为这些机构有能力挑选(换言之“甄选”)“合适”的公司来上市,或者他们有能力通过介入并与公司互动来增加价值—研究人员用“处理”一词来描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探讨了每种金融中介机构从甄选到处理方面的工作对改善公司上市后存续概率的相对重要性。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每种中介机构的甄选和处理工作都影响到死亡率,但创投业者更多是通过处理来改善公司的存续机会。相比之下,优质承销商带来的公司死亡率下降,主要源于承销商的甄选工作。
此项研究有別於過去的研究在于它重点关注创投业者和承销商对降低上市公司死亡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员所采用的方法能探讨甄选与处理在影响死亡率的重要性上所存在的差异。他们率先证明,其中的原因取决于中介的种类,并率先提出享有盛誉的承销商对降低上市公司死亡率所發揮的作用逐渐减退的。